当前字体:[]     字体选择:   

众志成城,托起坚强的成都

信息发布时间:2008/8/27

          ——第十三次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2008年西部麻醉论坛会议 

                         暨第十六次四川省医学会麻醉学术会议报道 

  


        第十三次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2008年西部麻醉论坛会议暨第十六次四川省医学会麻醉学术会议于2008年7月4日~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国际会展中心加州花园酒店隆重召开。


       这次会议是自“5.12汶川大地震”以来,在四川范围内首次召开的大型医学学术会议。此次会议由四川省医学会麻醉专委会主办,现场注册人数430余人,实际参会代表总数超过900人,共收到会议征文和摘要261篇,举行了44个专题讲座,会议内容包括临床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科学研究,麻醉医师的继续教育,模拟教学,抗震救灾专题讲座,四川省中青年麻醉医师优秀论文颁奖以及西部麻醉学论坛纪念杯交接仪式等。会议期间,还确定了下一届长江流域会议和西部麻醉会议举行的地点,


      开幕式上,首先由四川省医学会麻醉专委会主任委员王泉云教授,代表四川省麻醉界欢迎并感谢所有领导、专家、代表及厂家对大会的支持,并介绍本次会议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在四川省卫生厅的领导下,在全国麻醉届同道的支持下,经过四川省医学会和四川省医学会麻醉专委会的不懈努力,在四川地区如期召开的第一个大型医学学术会议;四川省卫生厅医政处梁志处长总结了“5.12汶川大地震”在四川省造成的经济损失,感谢省外的医疗队迅速及时的救援帮助;四川省医学会濮永杰副所长代表四川省医学会感谢四川省的麻醉医师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所做的努力和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并强调此次大会是自“5.12汶川大地震”以来在四川省内第一个按原计划召开的大型学术会议;北京协和医院罗爱伦教授代表麻醉届老一辈专家向大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祝贺,并高度评价了抗震救灾中的“80后”年轻麻醉医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吴新民教授代表全国麻醉界、上海医学会麻醉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瑞金医院的于布为教授代表长江流域麻醉同道、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的黄宇光教授均分别对四川灾区表示慰问,对四川麻醉医师在此次地震中表现的坚强,勇敢表示感谢和敬佩,对本次会议的积极筹备给予高度赞赏,最后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刘进教授代表西部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和专家,感谢全国麻醉同道对四川的支持和援助。


     此次会议的主要成绩及特色如下。


     1、本次会议邀请众多国内外著名专家,从多个麻醉领域开展专题讲座。吴新民教授的 “制定完善落实临床麻醉指南” 专题报告,指出临床麻醉指南可加速住院医师培训及提高临床麻醉水平,并以ACC/AHA 2007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评估处理指南为例强调了制定临床麻醉指南的重要性。于布为教授的“用控制论的思路来改善麻醉管理兼论麻醉无禁忌” 讲座,通过讲解系统控制理论在麻醉中的应用,分析针对麻醉过程中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的处理,结论是:当麻醉医师可以控制并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在可监测的正常范围内,就可达到“麻醉无禁忌”的目标。在“科室管理”会场,黄宇光教授以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的成功管理经验讲述了“如何使手术室安全有效的运转”;在两个“临床麻醉”会场,武汉同济医院麻醉科主任田玉科教授就“小儿麻醉若干问题”、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主任郭曲练教授的“术中知晓与麻醉深度监测”、重庆大坪医院麻醉科主任葛衡江教授的“静脉麻醉最新进展”、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唐显玲教授的“围术期高血糖研究进展”以及省内外多个专家就临床药物应用进展、临床麻醉处理等疑难问题均作了精彩的讲演。在“疼痛诊疗”会场,广西医科大学附一院麻醉科主任刘敬臣教授的“术前疼痛敏感度与麻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慧教授介绍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等专题讲座对参会代表的临床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2、本次会议特别关注了麻醉医师的继续教育,设立了“继续教育”会场。刘进教授的“如何组织和做好麻醉科的常规临床病例讨论”,以华西医院麻醉科病例讨论为例,向大家展示近8年来华西医院麻醉科通过常规病例讨论,如何将个人的经验、教训和智慧转化为集体的经验、教训和智慧,是提高麻醉学科临床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来自美国得克萨斯的Y.B.Peng教授通过“背根反射在神经源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课题,详细讲述了课题的设计方法、分析结果,对从事麻醉学基础研究的医师很有启发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廖刃医师介绍了“新加坡医师制度和麻醉专科医师的培养”,让参会的医师了解到国外医师的培养制度,并对我国现阶段进行的医师培养有进一步认识。


     3、四川省医学会麻醉专委会一直很关注省内麻醉医师的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写作技巧,本次会议也不例外。会议中举行了“四川省第二届恩华杯中青年麻醉医师优秀论文大赛”颁奖典礼。邀请《中华麻醉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彭云水教授进行“论文中医学统计学概念的合理表述”专题讲座,详细介绍了率、构成比、均数等概念的表述。邀请《临床麻醉学杂志》编辑部主任胡玲教授讲解了“如何提高医学论文投稿的命中率”,提出选题恰当,撰写规范,投稿策略是论文投稿的关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朱涛教授介绍了“医学论文的选题和课题计划书”,列举了大量实例讲述如何科学的进行医学论文选题,并以自然科学基金标书为例介绍怎样撰写课题计划书。通过“优秀论文大赛”颁奖和论文撰写专题讲座,对广大麻醉医师撰写论文和科研有很大的启发性和鼓励性。


       4、本次会议在7月6日下午进行了模拟培训。采用代表自愿报名,培训免费方式,地点选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模拟教学中心。原报名人数40余人,实际参加培训人数达100余人。培训分为四个部分:困难气道处理、动静脉穿刺、心肺复苏和团队协作抢救,每一部分均由取得培训资格证书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多位主治医师组织培训。参与培训的代表均非常满意,认为标准化的模拟培训让大家能够进行更好的临床操作,纠正以往一些陈旧观念,建议应将模拟培训作为住院医师培训的内容,必须经过模拟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才能够进行临床操作和病人管理。


      5、“5.12”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会议在7月6日上午专门设立了具有特别意义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专场。作为第一批到达灾区之一的救援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刘斌教授,演讲:“抗震救灾,我们在一起”。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熊利泽教授作了专题报告:“为了废墟中幸存的生命——抗震救灾中的麻醉医生”。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的姚尚龙教授报告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介绍了湖北省医疗队在一线灾区什邡的救治工作,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陶国才教授的报告是“从麻醉医师的眼光看汶川大地震”。他们均通过大量照片,展示了地震对北川造成的巨大破坏,灾区人民坚强的精神面貌,志愿者和救助队的感人事迹、救援人员的艰苦和忙碌,展示了麻醉医生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麻醉医生在救援中急救、复苏和病人转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熊教授介绍了在伤员救治中远程诊治的优势和作用,当大灾难来临时,他们既是军人又是医生,理应在最前线,救援队决不可缺少麻醉医师,与会代表很受感动;同时几位专家也共同提出此次地震医疗救援的难点主要在于灾害发生的突然性和严重性,抢救伤员时机紧迫,灾民伤情复杂多变,以及救援队对环境不熟悉,自身防护难度大、急救药品和镇痛药物的不足以及手术消毒无菌不充分及术后抗生素的缺乏等问题。    


      通过几位教授的精彩演讲,参会代表对汶川大地震有了新的认识,对灾难医学有了新的概念,为救灾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为四川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6、本次会议举行了 “齐心协力,喜迎奥运;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大型文艺晚会,千余名参会代表欢聚一堂,晚会精彩纷呈,整台晚会充分体现专业与业余、老中轻相结合;既有极具四川特色的变脸,又有麻醉医师、学生的热闹欢快的歌舞,更重要的是晚会紧扣主题,在“永不分离”的歌声中展示了四川医疗工作者在大灾中齐心协力永不放弃;在泸州医学院麻醉学系学生“火热的青春”舞蹈中看到了年轻一代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晚会上,全国各地麻醉专委会主委、嘉宾上台亮相,对大会表示祝贺。四川省医学会麻醉专委会全体委员特为献上一曲“明天会更好”,承载了四川麻醉界“重建家园”的信心。精彩的文艺演出感染了全体代表,晚会最后在台上台下共唱“团结就是力量”中圆满结束,大家共同祝愿四川人民早日重建家园,祝愿四川麻醉的前景越来越好,会场呈现一片欢乐气氛,欲留不舍的心情。


      本次会议在两天精彩而有序的学术交流后圆满落下帷幕,所有参会领导、专家和代表均对此次大会给予高度评价,盛赞本次大会在前期准备、组织接待、学术交流安排、模拟培训以及晚会举办均是一场高水准、高规格的盛会,特别在“5.12大地震”刚刚过去54天的情况下,大会依然按期举行且达到这样高的水准,非常令人感动和敬佩。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四川省卫生厅的领导,离不开四川省医学会麻醉专委会和大会组委会的努力,离不开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和全国麻醉界同行的鼎力支持。在此,四川省医学会麻醉专委会向各位麻醉界同道对会议的支持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廖刃,王泉云,刘进供稿 

  



 

    版权信息:四川省医学会   CopyRight © 2003 - 2007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
成都易通三石软件工作室 www.cmnt.cn
ICP 1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