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西部地区医学会鉴定工作会议于9月22日在成都召开。中华医学会医鉴办,中国法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专委会,宁夏、青海、云南、贵州、新疆、甘肃、重庆、陕西、山西、四川等省(自治区)医学会医鉴办及有关省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家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卫生法制杂志主编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鑫、中国CDC免疫规划中心AEFI监测室主任刘大卫、四川省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濮永杰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医鉴办副主任李国红主持。
濮永杰常务副秘书长代表四川省医学会向中华医学会各位领导、各位授课专家以及参加本次会议的兄弟省鉴定同仁介绍了四川省医学会承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中华医学会医鉴办宋红章副主任医师以《鉴定书书写的一点体会》为题,概述了中华医学会鉴定书书写的发展历程,并从争议要点、诊治概要、鉴定程序、分析意见等方面分析了鉴定书存在的共性问题,指出鉴定书质量的好坏是医学会鉴定水平的具体体现。李国红副主任组织与会人员进行鉴定书书写经验交流,与会人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四川省医学会医学鉴定部杨丽娜副部长在发言中提及四川省医学会目前两方面的成效:一是保证死亡和涉及伤残等级案件的鉴定会均有法医参加,有效促进了临床专家转变身份角色,采用鉴定思路分析问题;二是鉴定会前作好准备,从医疗机构过错行为的认定,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医疗过错行为在损害后果中责任程度的判定等方面研究鉴定路径,提炼鉴定要点,提高自身把握鉴定组织程序的能力。会议同时就《医疗损害鉴定管理办法(讨论稿)》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会议的召开对促进医学会鉴定工作整体有序开展,提升鉴定及鉴定书书写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各省市开展鉴定工作提供指导思想和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