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字体:[]     字体选择:   

传承经典,开拓创新,跨越糖尿病足与慢性创面融合台阶——四川省医学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次学术年会精彩回顾

信息发布时间:2021/7/20   信息来源:本站

    自2020年10月四川省医学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筹备组成立并举办了四川省创面修复第一次学术年会后,在学会领导及各地区医护人员支持下,经过半年准备工作,四川省医学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于2021年6月17日正式成立,并通过选举产生主任委员1名,候任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4名。同时,以“经典、传承、开拓、创新”为主题,于6月18-19日在成都召开了四川省第二次创面修复学术年会,为从事糖尿病足和慢性创面事业的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大会开幕式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伟书记通过视频方式向专委会成立表示祝贺,同时鼓励从事糖尿病足及慢性创面的医护人员继续为实现慢性创面领域的多学科融合努力奋斗。随后,四川省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张晖教授主持开幕式,主任委员冉兴无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程永忠副书记,四川省医学会王长芬副秘书长分别致辞。程永忠副书记指出,透过近20年流行病学数据可以看出,慢性创面如今已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其诊治也反映出对多学科协作的模式需求,专委会的成立可以更好的融合多学科力量,为未来创面修复专科体系的搭建和发展提供更多的蓝本和四川经验。王长芬副秘书长则代表四川省医学会向专委会的成立和学术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表示将继续支持专委会的工作开展。

    会议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冉兴无教授开篇点题,从多学科融合团队构建,应对日益增多的难治性糖尿病足溃疡专题演讲,总结了糖尿病足诊疗当前发展瓶颈,同时顺应慢性创面融合发展大趋势,为当前从事糖尿病足及慢性创面的医护人员未来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接下来,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许樟荣教授和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姜恬主任高屋建瓴,分别进行了糖尿病足临床研究的规范化和临床研究与个案文章撰写专题演讲,鼓励了专业人员不仅要成为慢性创面诊疗的临床好手,也要学会将自己的优秀经验总结传递,提高学科发展的整体水平。

    本届学术年会是四川省慢性创面领域医护融合及多学科交流的盛会,护理、骨科、烧伤、血管、内分泌、影像、介入多学科分别组队,围绕慢性创面分别介绍各自的经验,为与会者带来慢性创面的跨专业思路。夏科足是糖尿病足领域,也是骨科足踝领域的顽疾,诊断困难,处理流程复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晖教授从理论到个案,仔细梳理了夏科足的诊断标准、保守与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并用大量案例照片提高了不同专业参会者对夏科足的重视程度和诊治水平。同时,骨科团队包括四川省人民医院张斌教授,华西上锦医院陈宇副主任医师,四川省现代医院刘亚平主任医师从骨科角度分别了畅谈糖尿病足骨髓炎的诊断及治疗,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外科治疗,以及足踝创面重建,深入浅出的为与会者提供了慢性创面的骨科处理思路和技术应用,开拓了与会者思路,让与会者思考未来如何将骨科创面诊治技术与各自专业结合,更加优化自己的创面处理策略。

    烧伤是创面处理的传统学科,付小兵院士提出“战时治烧伤、平时治创面”的学科发展思路,但慢性创面尤其糖尿病足创面目前呈现出的病因复杂,多学科技术支持需求也对烧伤学科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怀胜副主任医师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颖副主任医师携“压力性损伤的外科处理”、“下肢创面的皮瓣修复策略”、“慢性创面的手术治疗策略”三个专题参与大会交流,从外科医生角度详细介绍对压力性损伤的认识,并重点介绍了传统皮瓣技术在压力性损伤和糖尿病足创面中的应用范围,以及围手术期准备和技术要点等细节,引起同为创面处理专业包括内分泌、骨科和伤口护理专业医护人员的共鸣,未来如何更好的优化各种外科技术在创面中的策略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内分泌专业主要深耕于糖尿病足,把创面看作整体治疗的一部分,并发展出一套特色的从整体到局部,从创面处理到预后管理的闭环管理模式。德阳市人民医院王艳副主任医师指出,糖尿病加足部创面并不等于糖尿病足,不同病因对糖尿病患者造成的足部创面需要不同的评估和治疗方案,同时通过大量详实案例介绍了不同病因的创面特点。风湿免疫科谭淳予副教授则通过大量案例向与会者介绍了免疫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内外科及护理与会者均反响热烈,创面之所以成为慢性,除了常规血供、感染、压力等因素,创面性质应提升至创面处理的最前沿以避免误诊和不恰当的诊疗方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袁南兵副主任医师则从糖尿病足感染角度提供了内科治疗方案,同时也强调了创面处理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此,多学科如何协作,何时介入,清创技术应用的程度和范围都是专委会带领下的慢性创面多学科团队未来需要认真思考和磨合的方向之一。最后,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毅副主任医师则从糖尿病足的院内管理分享了本院的实际经验,把糖尿病足管理的各项细节如何体现在多学科协作之中并做好质量控制,为大家提供了院内多学科诊治糖尿病足的具体参考。

    血供是慢性创面愈合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缺血性溃疡和静脉性溃疡都是慢性难治性创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类型创面对超声、影像科的评估,对血管外科和血管介入都有很强的技术需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文晓蓉副教授及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王玉婷副教授分别从超声和CT、MRI在创面和血管中的应用做了详细讲解,对临床医生如何选择血管评估技术提供了参考。对于如何处理血管病变,四川省人民医院谢坪教授首先从下肢动脉缺血的识别和血管腔内治疗在缺血性溃疡的应用,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轶副主任医师从外科技术如何改善糖尿病足下肢血供,从介入微创到传统开刀详尽介绍了缺血性溃疡治疗方案。而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王亮教授则针对慢性创面中俗称“老烂腿”的静脉性溃疡介绍了微创治疗经验,为当前治疗手段局限的静脉性溃疡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方式参考。与会者认识到,创面血供不仅会严重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忽视血供单纯处理创面甚至还可能加重创面,为自己带来医疗风险。

    本届专委会是全国首个医护一体的多学科创面修复专业学术组织,护理专业更是踊跃参加,展现出伤口护理在多种类型慢性创面领域的学术和技术沉淀,丰富了会议内容,更是为大会带来了更多全新的视角。

    从创面处理技术方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廖灯彬副主任护师对伤口床准备的研究进展理论进行了精炼解读,并对理论背后的临床实践进行了经验分享。四川省人民医院程克林主任护师从慢创伤口TIME原则阐述难愈合创面的结构化管理。乐山市人民医院陈冰主任护师和达州中心医院潘茜主管护师则通过癌性创面的门诊治疗和深二度烧伤流程化治疗展现了多类型创面的护理处理经验。伤口专科护士如何在慢性创面体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绵阳中心医院何芳主任护师从快速康复外科伤口专科护士发挥的作用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而朱守林主任护师则通过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从伤口护理中心到创面修复病房的多元化发展经验更进一步分享了伤口护理体系建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戴燕主任护师则从门诊伤口中心联合内外多学科组建血管、免疫、疑难慢性创面MDT中心分享运行实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伤口治疗中心石玉兰主管护师则通过免疫性溃疡案例向与会者介绍了免疫相关性溃疡的创面处理。通过本次会议,从护理专业参会人数、征文数量、专题内容已经可以看到,伤口护理已经从最早的术后伤口中心、压疮管理发展至涉及免疫、血管、肿瘤、代谢、放射、感染等多种类型创面,团队逐渐壮大,体系逐渐成熟的综合性亚专业,是慢性创面融合发展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力量。

    糖尿病足最能体现慢性创面多学科协作精神,大会最后由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邓立主治医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高赟副教授带来“严重感染病变糖尿病足内外科序贯治疗”和“肢体保全-缺血性糖尿病足多学科协作分享”圆桌讨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椿教授、王怀胜副教授、陈大伟副教授、向宇威主治医师、石玉兰主管护师,四川省人民医院程克林主任护师,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颜屈伦主任医师,华西上锦医院陈宇副主任医师参与讨论,分别从糖尿病足神经性溃疡和缺血性溃疡如何进行多学科协作进行讨论,再次把多学科协作的理论融合到具体实战中。

    学术年会历时两天,日程安排紧凑,虽然辛苦,但与会者热情参与。大会闭幕式上,戴燕主任护师代表专委会做闭幕致辞,本届学术年会共吸引了来自重庆、辽宁、西藏、江苏、云南、福建等地以及省内20个县市级地区医护人员参与,现场参会人数共计200余人,有39位专家参与授课。本次会议特邀报告31场,专题报告8场,病案讨论2场,专题论坛1场。本次会议收到省内慢性创面专业人员投稿64篇,最终大会发言12篇,评选出6位优秀报告,3位三等奖,2位二等奖,1位一等奖。最后,戴燕主任护师表示,希望在专委会带领下,省内慢性创面医护人员继续团结努力,积极探索,为促进省内慢性创面修复学科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为多学科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



附件:传承经典,开拓创新,跨越糖尿病足与慢性创面融合台阶-四川省医学会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次学术年会精彩回顾.pdf
 

    版权信息:四川省医学会   CopyRight © 2003 - 2007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
四川中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www.cmnt.cn
ICP 1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