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字体:[]     字体选择:   

四川省医学会关于在综合医院成立心理科的倡议书

信息发布时间:2012/4/23   信息来源:本站



 


各市州医学会、相关医疗单位:


    在2012年开启新篇章的日子里,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是每个医院所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四川省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倡议在二级甲等以上的综合医院成立心理科,理由如下:


    一、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十分巨大


    全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研究显示:2030年精神疾病的患者数量将从现在的第四位跃居到第二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2011年《自然》杂志评论文章,把对精神健康问题的关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然》杂志总编Philip Campbel说:“未来的10年是精神领域的10年”。据调查,我国精神疾病总患病率高达17.5%,其中绝大部分属轻型精神障碍或心理障碍,重型精神障碍只占1%。全国抑郁症患者已超过6000万,99.1%的心理疾病患者首诊都是到综合医院门诊,然而,综合医院非精神专科医生对这部分疾病的识别率低(不到20%),患者因此常得不到合理的诊治而被误诊、漏诊,辗转于各大医院,承受了更多的负担和痛苦。


    二、提升服务质量迫切需要成立心理科


    学科建设是综合医院发展和品质提升的重要条件,由于精神专科的特殊性,过去大部分综合医院没有设立精神科,作为临床重要部分的精神科长期缺失,院内的联络精神会诊一直无法开展,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医疗质量受到影响。卫生部早在《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 》中明确提出,根据当地区域卫生发展规划需要,综合性医院可设立心理科(门诊)或精神科(门诊);因此,综合医院组建心理科是使患者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得到及时诊治,保证整体医疗质量,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条件。


    三、心理科承担了特殊的任务


    综合医院心理科除了能通过门诊、病房的方式解决综合医院中心理疾病患者误诊、漏诊的问题外,心理科还有一个特殊任务就是为本院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心理服务;医务人员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保障医务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是提高医疗队伍的战斗力和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综合医院成立心理科是医疗环境和医院发展的需要。


    组建心理科的步骤1、场地(门诊、病房),2、人员(至少3名精神科医生,与床位匹配的护士),3、各种病房、门诊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4、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增补精神科执业许可。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将其命名为“心身医学科” 、“心理科”或“精神科”。 

    这里提供一个成功的案例,四川省人民医院于2011年1月1日成立了全省首家综合医院心身医学中心,全年心身医学门诊14943人次,住院部14张床共收治患者268人次,平均住院床日15.9天,床位平均使用率94%。全年完成院内联络精神会诊651人次,涉及到心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消化科、感染科、老年科以及外科等。设有专科门诊:包括睡眠门诊、记忆门诊、双心门诊;举办了2次全省性学术交流会议,开展了10余次心理健康讲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的发展模式为我省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四川省医学会精神医学专委会倡议在二级甲等以上的综合医院成立心理科,加快联络精神会诊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使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患者能在综合医院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请各市州医学会、相关医疗单位给予重视,促进综合医院成立心理科的建设和发展。 

                                     

  

                                                                                四川省医学会 

                                                                                2012年3月5日 



 

    版权信息:四川省医学会   CopyRight © 2003 - 2007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
四川中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www.cmnt.cn
ICP 11024768